《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怀远策略,为学、交友!
东条英机内阁执掌日本朝政两年四个月,最初任首相兼陆相兼内相,后来有一个时期还兼外相、文部大臣、商工大臣,到1944年2月,又在“国务和统帅一元化”的美名下,兼任参谋总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专横独裁无以复加。
及至塞班岛全军覆没,太平洋的制海权、制空权完全落人盟军之手,日本国内怨声载道,朝野上下都迫切盼望东条早日下台,街头巷尾出现了“痛击英机”的标语(不写美机写英机,暗指东条英机)。
1、“倒东条英机运动”
1944年初,伊势神宫社务所收到一封来信,表达受压迫受奴役的日本人民再也不能忍受东条等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的欺凌了。
邮戳上的时间是1月4日。
信中写道:
“日本战败,我希望看一看天皇成为美国俘虏、成为奴隶时的模样。喜好战争的日本,命中注定要遭到老天爷的惩罚,一定失败。立即和美英握手拯救一亿国民吧!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丈夫、儿子、父亲不再被运往战场,不再在空袭下担惊受怕,肚子也能吃上一顿饱饭。日本战败了,天皇跑到哪里?是东京呢?南京呢?还是柏林呢?寺内、杉山、永野三元帅制造了多少万伤兵?我们厌恶战争,东条英机是不是第二个平清盛呢?”(平清盛是日本历史上源平之战的战败者,引自1944年2月《特高月报》)
这封信的作者是堺市金冈陆军医院内的一位伤残军人。事发后,军警的镇压措施更加严酷。许多人敢怒不敢言,只好用匿名信、厕所文学等方式发泄愤怨。
日本统治阶层内部倒东条的运动,发生在1944年2月特鲁克等岛屿被空袭的时候。
倒东条首先从罢免岛田繁太郎海军大臣和永野修身军令部总长开始。岛田事事追随东条,海军内部送他一个外号,叫他岛田陆军次官。
当冈田原首相建议岛田辞职时,东条断然拒绝。他说:“岛田不能离开我。”于是,军队内部由对岛田不满转而指向东条本人。
5月初,海军部内以神重德大佐为首的中坚分子开会策划暗杀东条。大本营陆军参谋津野田知重少佐也计划暗杀东条。
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希特勒政权的灭亡。
6月19日,美军突破塞班岛日军防线,原来大本营炫耀的这座“不沉的航空母舰”变成日军的墓地。形势严峻。紧急关头,日本大本营内部的军务局长、作战科长、战争指导科长等主要决策人员不得不开始认真讨论战局出路。他们一致认为,已经很难依靠作战来挽回败局了。德国也已陷入最困难的境地,应该讨论结束战争的办法了。
7月3日,大本营第一部作战指导课长松谷诚大佐在陆军大臣室向东条陈述了上述意见,指出德国一旦崩溃,日本也应该考虑结束战争。结束战争的形式分为妥协和平和屈服和平两种。在战况最不利的情况下,只要能保持国体不改变就可以了,并建议派特使去苏联,加紧对苏外交。
松谷的直言触动了东条的老虎屁股,东条第二天便下令把松谷贬到中国派遣军去当参谋。对于东条来说,谁胆敢提反对意见就整谁,这已成为惯例。在这种淫威之下,再没有人敢提出结束战争的建议了。
由于海军内部和众多元老重臣都对东条指导战争处理国务感到失望,纷纷要求他辞职,日本政局更加不稳。7月17日下午,陆军部召集两位次长、次官、军务部各部长会议,讨论今后的战争指导方针,会议共提出四条可供选择的方案:
(一)不管后果如何,年内动员所有力量进行决战;(二)年内把主要国力和战斗力投入到决战中去,尽可能保证国内有自给存活的能力;(三)兼顾作战和国内存活两个方面;(四)以自给存活为重点怀远策略,尽最大努力作战。
日本陆军内部高级干部对战局政局的忧虑已无法克制。当天,陆军部次官富永恭次把陆军部会议的内容如实报告给东条,要求他不再担任参谋总长,并拒绝东条推荐后宫次长接任的意图,主张由梅津美治郎继任。
同一天,岛田海军大臣迫于形势,正式辞职。
早在7月13日,日本内务大臣木户就曾向东条提出改组内阁的要求;7月17日零时20分,东条改组内阁的方针遭到重臣会议否决。17日晚,木户把重臣会议要求东条内阁下台的信息直截了当传达给东条。
18日上午10时,东条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内阁全体辞职。
2、东条英机的下台
最初他还希望保留陆军大臣的职务,由于继任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的反对而未能得逞。19日新内阁成立,由朝鲜总督小矶国昭陆军大将任首相,杉山元大将任陆相,米内光政海军大将任海军大臣。
8月19日,裕仁天皇出席新内阁首届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判断世界形势方面,承认德国已经失败的事实,但回避讨论如何收拾本国战局的问题。会议认为,不管欧洲形势如何演变,日本一定要倾注全力击溃敌军,为完成最终战争目的而奋斗。会议确定了日本的战略、内政、外交三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即在坚持的同时,加强日本本土的防卫;在外交方面拉拢苏联,动摇中国的抗战决心,维持大陆战略相持局势。
然而,对新内阁的夸张语调和一厢情愿的梦想,就连起草会议文件的参谋本部也不抱什么幻想。政府也罢,大本营也罢,都已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恰如台风袭来,又兼洪水猛涨,只有抱着膀子观望末日何时到来了。
中国战场的形势发展对日军也越来越不利。日本打不赢已是定局,诱降蒋介石已不可能。一百多万日本军队被困在中国战场抽不出身来,极大地支援了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对苏外交也受挫。原来打算派广田弘毅原首相赴苏联去做工作,遭到对方的回绝。
小矶首相试图与中国政府谈判停战事宜,以便从中国战场跨出手来挽救局势。对此,不仅中国政府不理睬,日本国内也极少有人支持。这是一个短命的内阁。
战后许多史学家评论,如果小矶内阁此时毅然改弦更张,接受开罗宣言的投降条件,东京及各个城市均可免遭空袭劫难,一百多万日本居民的生命可以保全,后果远比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要好得多。小矶内阁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威信和实权的空壳。陆军参谋部认为他虽然身为陆军大将,但不懂近代军事战略,不希望他干预大本营决策。海军方面也排斥他参与作战计划。这样,小矶首相手里没有第一手资料,大权实际掌握在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长、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四人手里。
3、决战计划的出台
塞班岛陷落以后,日本的防卫大门已被冲破,战争资源已经基本消耗殆尽,海军和空军已经没有和盟军作战的实力。这时候,日本大本营仍然企图负隅顽抗,制定了一个防守“核心圈计划”和防守“联络圈计划”。
决定这个计划以前,曾经有过四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短期决战方案”。即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对付眼前,不考虑1945年以后的事情。第二个方案是把现有的资财和兵员拿出十分之七进行决战。如果决战失败,还可以据守本土,长期抗战。第三个方案,先把现有的战斗力量拿出一半来迎战进攻菲律宾的盟军,剩余的一半准备防卫本土。第四个方案是不再迎战或出击,把全部力量集中用于防卫本土,尽量打持久战。
这四个方案中,最终选定了第二方案,打算用十分之七的力量进行决战,在重挫盟军作战意志以后争取停战或讲和。
实际上,这四个方案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回天之力,只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日本参谋本部于1944年7月21日决定下述基本方针:怀远策略
(一)加强菲律宾、台湾、南西各岛、本土、千岛群岛海洋一线的防卫。(二)上述地域不论何处遭受敌军进攻,随即集结陆海空至战力迎击。(三)在中国,按预定计划完成湘桂作战,用大陆交通补充海上交通的不足。(四)尽力用沿岸航路保证海上交通。
鉴于美军下一步的攻击目标可能是菲律宾、台湾、西南诸岛(冲绳)、本土(九州、本州)及东北方向的千岛、库页岛(即桦太)、北海道,所以,把菲律宾方面的战事命名为捷一号作战;台湾方面命名为捷二号作战;本土方面命名为捷三号作战;东北方面命名为捷四号作战。命令捷一号捷二号应在8月末做好准备,捷三号和捷四号应在10月末做好决战准备。
捷一号的战略思想是:陆上的决战是在吕宋岛。如果美军进攻其他各岛,便由陆海军的航空兵力和海军舰艇进行决战。在海战方面,过去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航空母舰,这次改变为以击溃美国运输船团为主。陆战的战术也有改变,过去是集中力量在海岸击溃登陆部队,今后改为从海岸线后退构筑纵深阵地的战术,构筑“水边阵地”、“主抵抗阵地”、“预备主抵抗阵地”、“复郭阵地”等四段结构的阵地。
4、夏威夷会议的召开
在盟军方面,美军最高指挥部通过过去数次大会战,已经对日本陆海空军的战略战术了如指掌,对日军还剩多少战斗能力也十分清楚,可以随心所欲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盟军的战斗能力十分雄厚,日本已是强弩之末,力不从心。
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决定不再逐点进攻,而提出了直指日本本土的作战方案。美国海军司令金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上将及其他海军指挥官们,主张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取得空军基地后,干脆绕过菲律宾主岛吕宋岛,直取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及厦门一带,像瓶塞一样堵住日本本土和南洋之间的补给线,加紧海上封锁,同时空袭日本本土,置日本于绝对被动之中。
麦克阿瑟陆军上将不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坚决反对绕过菲律宾先取台湾。他主张在莱特岛首先登陆,拦腰斩断菲律宾防守线,建立航空兵和后勤基地,然后进攻吕宋岛,切断日本本土与南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7月7日,罗斯福总统亲自来到夏威夷,讨论今后的作战方针。在会上,麦克阿瑟将军坚决反对尼米兹的作战方针。他说,日军盘踞在菲律宾,菲律宾人民都在受苦受难,解放他们是美国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先拿下菲律宾。
之后,麦克阿瑟又和尼米兹直接会谈,详述自己的意见。认为台湾只不过是一个基地,为了消灭日军战略要地,收复菲律宾才是先决的。尼米兹最后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夏威夷会议圆满结束,决定了先进攻菲律宾的方针。
10月3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发表了指导太平洋战争的新战略,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令。发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预定要在12月20日占领吕宋岛。在此以前,于12月5日在尼都洛岛登陆,并在那里建立空军基地。尼米兹统率的部队将于1945年1月20日攻取小笠原群岛的硫磺岛,主要是为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B-29型轰炸机提供紧急支援设施。预定在3月1日进攻冲绳。
1944年秋,麦克阿瑟将军率领西南太平洋部队北上猛攻;尼米兹将军指挥太平洋舰队步步向西横扫。两支劲旅形成钳形攻势,迅速逼近菲律宾东海面。
5、莱特湾大决战的准备
1944年10月,在菲律宾湾展开的莱特大海战,是迄今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这次海战,决定着太平洋战争的最终命运。过去日军偷袭珍珠港、日美中途岛海战、马里亚纳海战虽然都具有转移战争局面的重要意义,但从根本上决定战局而言都比不过这次大海战,因为双方动用的作战实力是空前规模的,战斗的激烈程度也是空前的,对交战双方的最终胜败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这次海战,美国哈尔西将军率领十八艘快速航空母舰,六艘新型战列舰,还有轻重巡洋舰和驱逐舰共一百余艘,再加上登陆用舰艇九百余艘,飞机一千三百余架。这样大的舰群机群,这样大的气势,是史无前例的。
日本联合舰队共有水上舰艇七十七艘,飞机九百余架,实力不到盟军的一半。
盟军首先发起前哨战。8月31日空袭硫磺岛。9月9日空袭摩鹿加岛、摩罗岛、贝留岛。9月12日、13日、14日,连续猛烈空袭菲律宾各地日军机场,派出飞机共二千四百架次。连续的空袭消灭了在菲岛正面防卫的日本第一机动舰队的大部分飞机,击落一百七十三架,在地面摧毁三百零五架,消灭数百名熟练的飞机驾驶员。在科龙湾,击沉日本舰艇十三艘,运输船舶十三只,共二十六万八千吨,并击毁鱼雷艇九艘。
麦克阿瑟率领的陆军参战部队共有四个突击师,总共二十万人,由克鲁克中将指挥。为了把庞大的第六集团军运送到莱特岛进行登陆作战,决定由金凯德上将指挥的舰队负责掩护运输船团。
金凯德指挥的舰队,是由七百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共有十八艘小型航空母舰,六艘老式战列舰,十一艘轻重巡洋舰,八十六艘驱逐舰。
除金凯德舰队直接掩护陆军指向莱特湾以外,还决定派哈尔西中将率领的第三舰队给予支援。这个舰队由一百零五艘舰船组成四个战斗群,和金凯德紧密配合掩护登陆部队,他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机会,或者创造机会,在海上捕捉日本舰队主力并予以消灭。
10月20日上午10时,麦克阿瑟将军亲自率领的美国陆军十万人由金凯德舰队的运输船团运到莱特湾,迅速登陆。湾内一百余艘舰船护卫陆军和武器弹药等物资,分批运向岸边,莱特湾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中。
6、下血本的“钓饵”
此次海战开始前,日本军事头领深知此役非同小可,一旦失败,日本联合舰队就再也不可能有组织地进行战斗,日本本土和南方资源的联络线将被切断,剩下的就只有本土决战,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残存几艘军舰也没有什么用处了。所以日本海军下定决心把一切舰船都投入战场,即使全部葬送也要一拼到底。
美先遣部队在莱特湾口斯鲁安岛登陆的消息传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以后,引起强烈震动。1944年10月17日上午9时半,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发布“捷一号命令”,命令驻在婆罗内港的第二舰队司令长官栗田健男中将率舰队马上出发。同时还命令正在本土训练的由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机动部队于19日竭尽全力出击。
日本海军由四个舰队组成:
一、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领第二舰队(称第一游击部队),计有战列舰七艘,其中有号称举世无双的最精良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重巡洋舰十一艘,轻巡洋舰二艘,驱逐舰十五艘,突入莱特湾美登陆停泊地,伺机消灭美海军主力舰队,并扫荡美登陆舰只和部队。二、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领第三舰队,称机动部队,计有瑞鹤号以下七艘航空母舰,驱逐舰八艘,虚张声势,引诱美机动舰队和它周旋,伺机消灭美舰,为栗田舰队进入莱特湾攻击美运输船团创造有利条件。三、西村洋治海军中将率领第四舰队,称第三部队,计有战列舰山城号和扶桑号,重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四艘,突入莱特湾,进攻金凯德舰队。四、志摩海军中将率领第五舰队,称第二游击部队,计有重巡洋舰那智号以下二艘,驱逐舰五艘,护送运兵船向莱特岛挺进,在莱特岛背后增援。
从这个计划中不难看出,日本海军除第一舰队以外全部出动了,完全是最后的孤注一掷。自从马里亚纳海战(阿号作战)以后,日军飞机已经大部分被打光了。其后,虽然努力建起新的航空队,又已经在一个星期以前的台湾海峡空战中丧失殆尽。怎么办?苦恼之余,日军作战部的参谋们最终想出一个狗急跳墙的“妙招”来,打算让小泽指挥的机动舰队当牺牲品用以迷惑和纠缠住美舰队主力,以便其他三个舰队趁机躲过美舰主力,攻击莱特湾美舰队和陆军输送船团。
当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参谋神重德海军大佐到小泽舰队去传达这项命令的时候,第三舰队的参谋们都不同意,反驳说:“没有几架飞机的航空母舰怎么能去打仗呢?”神重德大佐无奈地说出了真正的意图:“就是要让你们当诱饵去,当靶子挨揍去!”
小泽中将默默听完辩论以后,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无论如何也要这样办的话,就这样办吧!”
联合舰队作战参谋神重德大佐又飞赴马尼拉去向栗田舰队传达作战任务。在他讲完作战计划后,栗田舰队参谋们大惊失色。
他们不同意让小泽舰队去和美机动部队作战,自己的舰队突进到敌人登陆地点去攻击输送船团,担心这样干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经过激烈辩论,最后,神重德参谋说:“这是司令长官的决心,把联合舰队打光了也不后悔。”
栗田舰队参谋长小柳富次少将追问道:“可是,如果美主力舰队出现阻止我们突入莱特湾,那时,是去消灭敌输送船团呢?
还是去消灭敌主力舰队呢?是不是应该放弃输送船团去消灭敌主力舰队呢?”神参谋爽利回答说:“没有问题,是那样。”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天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